鳴沙山跟月牙泉是敦煌的另外一個代表性地標,也是我第一次親眼看到沙漠,不過對這裡的整個印象並不深,我還差點就漏寫這裡,想直接進入下一個景點嘉峪關,但倫哥卻因為可以來到這傳說中的「沙漠奇觀」而興奮不已。為了整個西北的完整性,還是不得不提這「塞外風光之一絕」的「沙漠第一泉」啊。
莫高窟絕對會是西北旅行的一大亮點,沒辦法,它的名氣太響亮,敦煌石窟、鳴沙山、月牙泉,一定要去這幾個歷史課本才會出現的景點嚇唬嚇唬別人,但想要完全了解整個石窟的藝術不容易,畢竟都已經成立專門的「敦煌學」來研究,當時聽的解說已經忘得快差不多,但忘不掉第一次親眼看見石窟內畫作的震撼,千年文化薈萃齊聚一堂,也忘不了幾個醜得很嚇人的雕塑,還心有餘悸啊。
對敦煌的第一印象是國小的時候在類似大百科的書籍上,看到道士王圓籙把石窟內的寶物、畫冊賣給外國人,導致國寶流落海外,喪權辱華之類的故事,小時候的我感覺心痛又生氣,卻也不知道該怎辦才好,沒想到二十年後我親身踏上敦煌,對整個歷史事件有了新的解讀。
雖然我們只在青海雅丹魔鬼城待了短短的二十分鐘,但我決定留一篇版面給它,原因自然是這裡實在太美。 青海雅丹又稱做「魔鬼城」,可能是因為太空曠加上土丘之間空氣擠壓,飄忽不定的狂風呼呼大作,聽起來像鬼哭神嚎般詭譎,兩人之間講話都聽不太清楚,有種漫步火星或者走在世界盡頭的感覺,荒蕪一片。還記得電影裡面麥特戴蒙以種出馬鈴薯"殖民"火星,如果可以在魔鬼城種出什麼的話,也都還是習維尼的。
雖然跟想像中的天空之鏡,藍天、白雲、倒影不太一樣,但整片白幕之下也有種末日蒼茫之美,有歪斜的電線桿還有運作中的儀器,像是電影場景:一對父女逃亡著,放眼望去沒有活著的人類,或者是星際大戰中的飛船又落在哪個不知名,乍看像雪,卻全部都是鹽的星球。 翡翠湖原為大柴旦化工廠採礦隊的礦區,由於湖內所含的礦物質濃度不同,形成顏色深淺不一的景象,當地稱作「滷水」,是經歷多年鹽湖開採的深坑,太陽底下,翡翠湖像顆綠寶石般閃閃發光,完全不用調色,就是這麼鮮綠。
青海湖在藏文的意思是青色的海,是中國最大的湖泊,大概就十分之一個台灣大,無論怎麼看,都像一望無際的大海。 四月的青海湖邊緣已經開始融化,在真正冬季的時候,青海湖有很多徒步冰面的活動,但開始融冰之後其實最好還是別行走在湖面上,我微微地走了幾步,結冰的湖面會發出喀啦喀啦,聽起來很像冰塊碎裂的聲音,而最恐怖的是,離我不遠處的中國大媽因為拍照而忘記注意腳邊有顏色比較深的湖面,冰層較薄,一隻腳踩破冰塊掉了下去!
把所有景點一一連接就可以理解稱作「大環線」的原因,擁有青海與甘肅最經典的景區,從海拔四千公尺的高山到古城沙漠、有青藏高原的自然風光也有絲路的人文歷史,而且沿路車況平穩,雖然全程實際上行程超過三千公里,但景色真的太美,尤其是穿越柴達木盆地的那段令人目不轉睛,光在盆地裡面就花了兩天時間,來到中國才知道什麼叫做地大物博。
招財貓一直是日本知名的文化形象,卻從未想過他的發源地竟是來自一間寺廟。據說在江戶時代,近江彥根藩的藩主井伊直孝某天出去狩獵時經過一間小廟,看到門口有隻白貓在對他招手,當下覺得不可思議,決定進去這間廟看看。沒想到天色變得昏暗,外頭下起了大雷雨,因為貓咪而沒淋到雨的藩主非常高興,跟廟宇裡的法師相談甚歡,決定將廟宇改建為井伊家的菩提寺,井伊家的後代墓園也設在此處。
走訪東京提到古著、舊貨,通常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下北澤、高円寺、或者原宿巷弄內這些比較多店家聚集的地方。我還以為帶男友走訪口袋名單一圈他應該滿足了,沒想到他轉頭問我:難道東京沒有像沖繩美國村那樣的地方嗎? 秉持的不服輸的精神(可惡啊,部落客怎麼可以被問倒),我查到了福生市,距離東京市區約五十分鐘車程的地方。
出發故宮的前一晚,我想起了《末代皇帝》這部電影,順手開啟了youtube看一遍。三十年前的老片,現在看來一點也不過時,大家耳熟能詳的溥儀的一生,如今看來還是覺得甚為悲涼。 身為明清兩代的政治中心,無數電影、戲劇上演過千篇的故事,閃亮亮的華服、乾淨的宮殿、俊男美女飾演的皇帝、阿格早就深植在腦海中,以至於看到貼近歷史、色彩灰暗、氣氛詭譎的末代皇帝時,就好像外國人在窺探那神秘的東方大國,讓我對於紫禁城有了不同的感受,推薦大家行前可以重溫一下這部老片,其他好看的清宮劇可以留給去橫店旅遊的時候再看。
中央美術學院是中國藝術的最高殿堂,從蔡元培成立的國立北京美術學校的前身開始追溯的話今年正好一百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美術教育學府,也培育了許多知名的藝術家。下了公交車後以為會看見一座古色古香的老學校,就像北大、清大那樣,沒想到遠遠的看到一棟灰色的建築,有圓潤滑順的線條,據說從高空看來是一個L型,佔地有3546平方公尺,就是頗大的,樓高四層,為日本建築師磯崎新設計。
久聞胡同大名,比起紫禁城、天壇這類名勝古蹟,我覺得庶民居住的小巷子更生活、更有人味,他們說這叫做「接地氣」。初訪北京時,每天都很積極的想找幾條胡同轉轉,累積下來也去過不少地方,有喜愛的也有失望的、有原始的也有翻修的,總之,想一探古都近千年的歷史,走進胡同就像是進入時光隧道一般,似乎隱約還聽到「天乾物燥、小心火燭」的聲音呢!在此介紹幾條我喜愛的幾個胡同兒!(來北京必備的捲舌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