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敦煌就是為了它!人類的寶藏・莫高窟
莫高窟絕對會是西北旅行的一大亮點,沒辦法,它的名氣太響亮,敦煌石窟、鳴沙山、月牙泉,一定要去這幾個歷史課本才會出現的景點嚇唬嚇唬別人,但想要完全了解整個石窟的藝術不容易,畢竟都已經成立專門的「敦煌學」來研究,當時聽的解說已經忘得快差不多,但忘不掉第一次親眼看見石窟內畫作的震撼,千年文化薈萃齊聚一堂,也忘不了幾個醜得很嚇人的雕塑,還心有餘悸啊。
前面文章的前情提要已經寫過,去莫高窟之前一定要看好購票資訊!網址再次奉上:https://www.mgk.org.cn/ticket 千萬要問清楚、看清楚,找可信賴的包車師傅幫忙、找在中國工作的朋友幫忙等等,總之在踏入景區之前,都要密切注意官方的售票資訊,幾乎是每年都有變化,而且一年比一年更麻煩。
票價分成淡季、旺季,價格差很多,四月初才剛轉成旺季,人潮就已經不少,我們購買了最全面的A類票種,包含八個洞窟、大螢幕電影、來往景區的交通車以及洞窟講解。難得來到這裡一定是要看好看滿。
十六國時期,一位名叫樂僔的僧人,行經此處突然看見金光閃耀,如見萬佛,於是便在這沙漠地帶開鑿洞窟,成為莫高窟的開山始祖。接連著的北魏、西魏、北周也都篤信佛教,因此石窟逐漸發展起來,在隋唐時期達到高峰。
首先會在冷氣涼颼颼,非常舒服的展示中心觀看兩部影片,一部是《千年莫高》、另一部是球幕電影《夢幻佛宮》,內容就是一些漂亮的風景以及莫高窟的初步講解,接著就要搭上園區內的接駁巴士前往莫高窟的所在地。
到達之後以25-30人為一組分配講解員,逐步參觀八個開放洞窟。另外園區內還有藏經洞陳列館、敦煌研究院院史陳列館、文物保護陳列中心、美術館,非常豐富、要全部逛遍得花半天以上時間。
我們戴上耳機,跟隨穿著紅色袍子的年輕講解員走上階梯,在中國開始認真保護莫高窟以前,洞窟是完全露天的,如今關在上鎖的門後,不見陽光。
隨著絲綢之路的繁榮,莫高窟更加興盛,來往的僧侶紛紛停留在此造像、作畫,武則天時期洞窟有上千個,但莫高窟又稱作「千佛洞」的原因卻是因為洞窟內常畫有數百個小型佛像的造型,這是我搜索一年前解說員似乎講過的微弱記憶,如有錯誤還請多補充。
一開始就會被眾多小佛像驚艷,這是根據《三千佛名經》繪製的三世三千佛,畫風細膩、形象各異,甚至還覺得有點現代卡通風格,膚色變成黑色是因為顏料氧化的關係,但其餘顏色可以保留至今,甚至看得出坐姿、表情,已經很不簡單了。
另外一個看點則是大名鼎鼎的飛天。飛天來自古印度,是掌管司樂之神,總之就是負責歌舞,也成為敦煌石窟的代名詞,因為幾乎每個石窟都畫飛天,而且年代不同,畫風也都不同。來自西千佛洞的這個飛天是我最喜歡的,簡單幾筆即勾勒出優雅美麗的身形,雖然像草稿一般,卻彷彿聽得到樂聲。
我問解說員,現今保存壁畫最需要的是什麼?他說除了避開陽光以外,還有就是二氧化碳,其實每一次的開放遊客,都是加速壁畫損毀的速度,因為顏料顆粒會逐漸融解。
禁止拍照並不是怕閃光燈破壞畫作,「你是要拍照?還是要聽我講解?大家這樣拍、那樣拍,是要花多長時間?大家在這裡每一次呼吸都是造成傷害」,聽完她說的這串,真想為這個政策拍拍手,但也不經有點擔憂,為了保護石窟,在數位化的進展之下,石窟內的畫作將來可能只能用3D來欣賞了。
另外一座可以稱作是小莫高窟的景點,西千佛洞。位在黨河河岸,距離千佛洞(莫高窟)以西而得名。如果沒有時間其實可以不用去,但去了也不錯,景區小而巧,人潮不多,不用排隊、不用搭車,簡簡單單、安安靜靜,還有幾隻固定飼養的小狗跑來跑去,我很喜歡這裡。
洞窟只有22個但因開鑿時間比莫高窟更早一些,可看性也不低。能夠看到我覺得最美的飛天就已經值得,還有一座唯一以羅漢為主題的洞窟。
至於我開頭說醜的嚇人的雕塑呢,其實是後代重建的,特別是清代還有民國時期的,不僅顏色俗麗、面部扭曲、比例怪異,簡直像紙紮人一般,若是晚上經過洞窟真的會嚇瘋到一巴掌打過去。(突然覺得可惜找不到圖片)
不敢相信我就這樣把號稱「沙漠中的博物館」給看過了,心中是感動也有感慨,藝術是全人類的寶藏,不該是鬥爭下的犧牲品,莫高窟能躲過文革已經是不幸中的大幸了,佩服千年前僧侶求經、在嚴峻的洞窟中作畫的意志,我們能做的就是好好保護,繼續跟後代子孫講述他們的故事。
No Comments